项目简介(500字,含项目概况、知识产权情况、行业现状、应用前景)
饮用水中砷、氟等微污染物超标是国际性问题,常规的饮用水处理技术难以解决,尽管先前各级政府作了大量的努力,我国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仍有数千万人口饮用高砷/高氟不安全水,导致地方病大量发生。国际上很多地区也存在着同样问题,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情况更加严重。
针对这一备受人们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项目组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纳米结构与微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设计并合成了兼具常规材料的易处理性和纳米材料高效率、高活性等优点的微纳分级结构饮用水深度处理复合材料,对于砷、氟等微污染物表现出快速吸附能力和超大吸附容量。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兴旺庄村建立了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示范基地和饮用水深度处理集成装置,实现了对饮用水中砷/氟的有效去除,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该示范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中国科学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为此特别制作了一期《走近科学》专题节目。参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期检查的专家对该研究成果高度评价,是国内首次将纳米技术全面的应用于水环境处理(院士专家评价)。此外,该成果甚至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泽米尔·阿万主动联系项目组负责人,希望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巴基斯坦饮用水砷、氟超标问题。
本项目研究成果不仅是纳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突破,更为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在中国农村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推广应用。
水样
|
TOC(ppm)
|
砷(ppb)
|
氟(ppm)
|
pH
|
色度
|
原水
|
19.75
|
102.60
|
3.29
|
8.52
|
16.00
|
处理后
|
1.8
|
2.50
|
0.5
|
7.11
|
2.88
|

|